泵友圈动设备群技术交流第25期

泵友圈动设备群技术交流第25期 原创   Winnie整理 泵友圈     2025年04月12日 08:29             

   Q1      请教一下,原装单机械密封更换成双机械密封后,第一道密封一直用不住光漏白油是咋回事呢?换新机封也没用。        A-1:有可能是安装问题,特别是密封面的平行度、垂直度及弹簧压缩量是否符合制造商的要求。 

 也可能是润滑不足或介质不匹配,使用的白油(通常是作为缓冲液)与密封材料兼容,并且供给量足够。如果润滑不良或者介质对密封材料有腐蚀作用,可能会导致密封失效。 

 A-2:对于新的机械密封,如果密封面在装配过程中受到损伤(如划痕、凹坑),也会导致泄漏。需要仔细检查密封表面是否有任何损伤。 

 另外,温度、压力超出密封设计范围,也可能导致密封性能下降。需核实实际操作条件是否在密封的工作参数范围内。 

 A-3:如果有颗粒物质进入密封区域,会加速密封面的磨损,导致泄漏。可以考虑增加过滤装置来清洁介质。 

 设备运行时如果存在过大的振动或轴的偏移,会对密封造成额外的压力和磨损。应检查设备基础是否稳固,轴是否弯曲等。 

 对于需要冷却的密封系统,冷却系统的故障会导致密封处温度过高,从而影响密封效果。    

   Q2      背压汽轮机气封冷却器的负压波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感觉气封冷却器里面有气体,一股一股的。相关参数如下: 汽机冷却面积:26m²,冷却水量:90t/h,换热管材料:SA249 TP316L,喷射蒸汽流量:100Kg/h,喷射蒸汽压力:1.0MPa(a),喷射蒸汽温度:240℃。        A:可能的几个主要原因包括: 

 1)冷却器内漏: 需诊断是否存在换热管或其它部分的泄漏问题。如果冷却器内部存在泄漏,可能会导致蒸汽或其他介质混入冷却系统,引起负压波动。可以通过检查冷却水出口的水质、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如颜色变化、浑浊等)来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内漏。 

 2)真空系统故障: 负压系统的稳定性依赖于真空泵及其相关组件的有效工作。如果真空泵性能下降或者真空管道有泄漏,都会导致负压波动。应检查真空泵的工作状态及真空管道的密封性。 

 3)喷射蒸汽参数不稳定: 提供的喷射蒸汽流量、压力和温度对于维持稳定的运行条件至关重要。如果这些参数发生波动,会影响冷却器内的工作环境,进而影响到负压的稳定性。确保喷射蒸汽供给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关键。 

 4)是否含不凝气体: 在某些情况下,系统中可能存在不凝气体,这些气体无法通过冷凝被去除,会在冷却器内积聚,导致负压波动。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系统初次启动或维护后未充分排气的情况下。 

 5)其他: 外部操作条件的变化,如环境温度、冷却水入口温度等的变化,也可能对冷却器的运行产生影响,间接导致负压波动。    

   Q3      管道保温后,表面温度标准是如何的?        A:根据《GB 50264-2013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对于管道保温后的表面温度确实有具体的要求: 

 第3.0.1条指出,外表面温度高于50℃(环境温度为25℃时)的设备和管道,且工艺上需要减少散热损失的,应进行保温处理。 

 第5.1.2条特别强调了防止人身遭受烫伤部位的保温层厚度需按照表面温度法计算,并规定这些部位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不得超过60℃。 

 因此,依据GB 50264-2013的规定,为了确保安全性和舒适性,管道保温后的表面温度最高不应超过60℃。    

   Q4      硝酸和硫酸混合物介质的机封该怎么选择?      

     A:对于强腐蚀性的硝酸和硫酸混合物,通常建议使用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的材料。例如: 

 动环和静环材料可以选择陶瓷(如氧化铝或碳化硅)或哈氏合金等。 

 密封圈可以考虑使用全氟醚橡胶(FFKM)、聚四氟乙烯(PTFE)或其他能够抵抗强酸腐蚀的材料。 

 如果介质特别腐蚀性强,且考虑到泄漏风险,衬里磁力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磁力泵没有轴封,因此不存在传统机械密封泄漏的问题,能有效避免危险化学品泄漏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于含有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衬里材料可以是PTFE或PFA,它们对这两种酸都有很好的抗性。    

   Q5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泵到施工现场了,但要年底施工才结束,这期间需要盘车吗?      

     A-1:如果泵不处于热态也不运行,则不需要频繁盘车。此时,重要的是做好防尘、防水等保护措施,尤其是对进出口部位的保护。 

 A-2:一般推荐每月盘车两次左右,并适当加油润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泵制造商可能有特定的要求或限制,建议提前咨询泵的生产厂家以获取准确指导。 

 A-3:根据《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01),备用机泵应定期盘车,通常每周至少一次。每次盘车需转动轴1.5圈以上,并标记盘车后的位置,确保每次盘车停在一个不同的角度,以此减少因长时间静置导致的轴变形风险。 

 《SH/T 3538-2017 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也提到,备用机泵的维护应包括定期盘车,目的是防止轴弯曲或轴承卡涩。 

 A-4:需要定期盘车,防止轴弯,并加油保证盘车过程中轴承能的到充分润滑,防止轴承上部因不盘车而的不到润滑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出现露点腐蚀。盘车注意方向不能反盘,尤其注意采用单向泵用干气密封的机泵。试车后容积泵盘车要注意不能憋泵。    

   Q6      请教一下罗茨风机皮带松紧度调整至多少合适。有什么数据依据?        

     A-1:对于配备了自动张紧系统的罗茨风机皮带,通常不需要手动调节张紧度。但是,定期检查还是必要的。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是使用手指轻压皮带中部,形变不应超过1公分(约10毫米)。这可以作为一种初步判断方法。 

 A-2:根据《机泵维修钳工》这本书上说明,当安装新的皮带时,其初始拉力应该比正常工作时的张紧力稍大一些。这是因为新皮带在初期使用中会有所伸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才能达到理想的张紧状态。一般来说,对于已经运行一段时间的皮带,用手轻压时能够下压大约15毫米左右为宜。    

   Q7      请问机泵使用中轴承箱轴承端盖两端渗油难以解决该怎么办? 不带油封的轴承压盖上带导油槽的,打开很干净,也没啥磨损,回油孔也干净。微渗看不出来漏,时间长了油位会降,外面有漏油痕迹。      

     A-1:尽管当前使用的结构不包含油封,但这是最常见的渗油原因之一。如果现有设计无法有效防止泄漏,可以考虑改造成采用油封密封的方式。 

 A-2: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隔离器(如迷宫式密封),它能有效阻止润滑油外泄同时避免外界污染物进入。 

 A-3:如果改造成本较高或暂时无法实施,在防尘盖和轴之间的接触位置涂抹少量专用密封胶可能会有所帮助。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在短期内能缓解轻微的渗漏现象。 

 A-4: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可以在下次计划维修时更换轴承压盖,并进行相应的改造工作以彻底解决问题。    

   Q8      请问如何在不拆卸搅拌釜的情况下判断搅拌桨是否搅拌?轴转但不确定叶轮跟着转没转,釜里面是高危介质还不能拆。怀疑是搅拌桨不做工导致里面的催化剂和油没搅拌开,反应器里面的活性高。使用的是3kw、20r/min的小电机,螺带加锚式搅拌桨,型号为YB2-100L-2W。      

     A-1:让电工测量当前搅拌系统的运行电流。空转(即搅拌桨未实际参与搅拌)与负载运行(搅拌桨正在搅拌介质)的电流值会有明显差异。如果搅拌桨没有实际参与搅拌,那么电机的负荷会较低,对应的电流也会较小。通过对比额定负载下的标准电流值,可以初步判断搅拌桨是否正常工作。 

 A-2:在启动或停止搅拌系统时,将耳朵贴近搅拌釜壁倾听声音变化。如果搅拌桨正常工作,由于液体流动产生的噪音会在启停瞬间发生变化。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对于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来说,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初步诊断手段。 

 A-3:观察搅拌釜内的温度和压力变化情况。若搅拌桨未能有效搅拌,则可能导致局部过热或反应不均匀,从而影响到釜内整体的温度和压力分布。不过,这种方法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因为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A-4:根据采购设备时厂家提供了详尽的选型数据表。这些资料不仅包含基本参数如功率、转速等,还应包括详细的机械设计信息。对于关键设备,建议建立长期的运行监控机制,定期记录各项运行参数,如电流、温度、压力等。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异常,还能为后续的问题排查提供依据。    

   Q9      请问火炬气回收螺杆压缩机的循环柴油过滤器频繁脏堵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清理出来的固渣主要是铁锈和含硫化物。即使增加了水洗塔也没有改善,是否可以考虑在气柜出口增加一组过滤器,并对循环柴油过滤器进行改造以实现反冲洗或自冲洗密排?系统中有柴油箱罐补给。        

     A-1:鉴于主要杂质为铁锈,可以在系统中引入磁性过滤器或者磁棒来吸附铁屑,减少进入循环柴油系统的铁锈量。 

 A-2:虽然壳体测厚数据显示正常且以往检修未发现明显杂渣,但仍需重点排查系统内是否存在腐蚀点或其他可能产生铁锈的位置。特别是考虑到排放气体中携带的杂质。 

 A-3:怀疑可能存在内部积存渣滓问题,应仔细检查入口过滤器以及柴油的气液分离器罐内部情况,尤其是对于DN800立罐这样的设备,确保其底部没有积存的杂质。如果底部缺乏排空阀,则应增设排空设施以便于清理。 

 A-4:可以在气柜出口处增加一组过滤器作为预处理步骤,进一步净化进入循环柴油系统的介质。 

 考虑将现有的循环柴油过滤器改造为具有自动反冲洗或自冲洗功能的设计,这样可以有效延长过滤器的工作周期并减少人工干预的需求。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全企网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
  • 会员